一、按标准选材
国家强制性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自200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中将石材放射性分为A、B、C三类,详见下表:
放射性 IRa Ir
类别(类) 内照射 外照射 使用范围 指数 指数
A ≤1.0 ≤1.3 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B ≤1.3 ≤1.9 不可用于住宅、医院、学校、幼儿园等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的内外饰面
C ≤2.8 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和室外其他用途
≥2.8 只可用于碑石、海堤、桥墩等人类很少涉及到的地方
消费者可以在选择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
消费者可以在选择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石材品种,如果是老百姓普通的家庭装修应该选择放射性为A类的石材品种,如果是工程上使用则应该按其放射性分类适当选择。
二、慎用进口石材
近几年,进口石材悄悄占据国内市场,2003年我国进口石材总重量为188.3万吨,进口货值达2.9亿美元,由于国外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方法使得进口石材在质量上占有优势,再加上进口石材众多的品种和颜色让进口石材在国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是,人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口石材的放射性水平。从中心检测的结果来看,放射性核素水平偏高的进口石材有:南非红、印度红、细啡珠、皇室啡等,其中小啡珠(IRa为1.02, Ir为3.15)、细啡珠(IRa为1.48, Ir为3.43)、南非红(IRa为1.13, Ir为 3.63)的放射性均已经超过C类,按照GB6566-2001标准的规定,此类石材只能用于碑石、海堤、桥墩等人类很少涉及到的地方,但是,很多消费者由于一味追求装饰效果却忽略了对这些进口石材放射性的检测,使得这些石材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影响,所以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慎用进口石材。
三、不忘察看检验报告
消费者在购买石材时有权利要求厂家出示检验报告,并且应该注意检验报告的日期,同一品种的石材因其矿点、矿层、产地的不同其放射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灰点麻花岗石经过多次检测,外照射指数范围0.49~0.98,安溪红花岗石经多次检测,外照射指数范围0.57~0.91,差异都在一倍以上,甚至还有一些放射性较高的石材,经过多次测量,其放射性从A类可以到B类甚至超过C类,如石岛红花岗石,外照射指数范围0.55~1.33,印度红花岗石,外照射指数范围0.46~1.93,皇室啡花岗石,外照射指数范围0.29~3.50,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或使用石材时不能单一只看其一份检验报告,尤其是工程上大批量使用时,应分批或分阶段多次检测。
四、不要对石材放射性一概而论
虽然石材放射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消费者也大可不必“谈石色变”,否认所有的石材,不难看出上述石材多为红色系列、棕色系列的花岗石,天然大理石和一些其他色系的花岗石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天然大理石有放射性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室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讲究。居室装修在注重档次的同时,对装修的安全和环保也越来越重视。装饰材料的放射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大众普遍喜好的天然大理石有没有放射性,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等问题,消费者非常地关心。
据科学家估算,40亿年以前,地球上4种主要放射性物质铀、钍、镭、钾的放射性水平比现在约大3倍。也就是说,在人类诞生以前,地球上就存在放射现象,而且广泛存在,只是其种类、性质、强弱不同而已。大理石等建筑装饰材料源于地球的土壤和岩层中,含有一定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是很自然的,是不足为怪的。
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分布并不均匀,有许多地方是放射性强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建材放射性也必然高于其他正常地区。放射性强弱是按照放射剂量来区分的。随着放射防护科学的发展,放射剂量限值也是逐步降低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76年的26号出版物和1990年的60号出版物,对公众个人放射性剂量限值为1毫希/年,建材放射性标准就是依据这一限值要求制订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剂量限值并不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而是在考虑了健康、经济、国情等因素之后能否被社会接受的界限。即在限值以上是不能被社会接受的,而在限值以下,虽然对人体健康还有一定的危害,但这种危害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可以说是“合理的危害”。如同某些食品、调味品、饮料中黄曲霉素限值标准以及环境中的粉尘浓度限值标准一样,在标准限值以下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人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接受来自建材放射性的照射是长期的、反复的低剂量慢性照射。这种照射不会引起皮肤、造血器官、性腺、眼睛晶体和其它器官的损伤效应。在建材放射性标准限值以下的照射,每年可能引起十万分之几的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这种危险度比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安全职业相比,是可以被社会接受的。
我国的建材产品绝大部分符合建材放射性国家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只是极少数。但对某些地区的某一产品来说,就有可能超标。从检测情况来看,一般以掺煤渣、赤泥、磷石膏和稀土等为主要原料的建材产品,其放射性高一些,但与掺量和产地密切相关。掺煤渣、粉煤灰、矿渣的建材产品和石材的放射性水平因产地而异,盯差悬殊,大符合标准,但也有超标产品。
总的来说,灰砂、砖常硅酸盐水泥较低。有些报刊反映某些地区的一些建材产品超标情况严重,这有其可能,但也要进行具体分析,要注意其测理仪器是否符合要求,能量响应情况如何,有没有进行刻度以及现场测量条件是否满足等等。特别是仪器的能量响应问题,有的仪器如FD-71辐射仪一类以磺化钠晶体为探测器的辐射仪,对低能响应高,仪器示值要比实际高一倍,这样的数据若不进行修正,是不可能正确反映建材放射性水平的。按产品质量法规定,测量数据应以依法授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数据为准。
出于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的精神,对其使用的大理石、花岗岩产品都要送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保证所使用的天然石材的放射量率低于国家标准的控制值之内。
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的比较
一、天然石在日常使用中主要是分为两种:大理石和花岗石。一般来说,凡是有纹理的,称为大理石,以点斑为主的称为花岗石。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了。从狭义上来说,大理石指的是云南大理出产的石材。事实上,现在全国各地没几块石是大理出来的。
这两者也可以从地质概念来区分。花岗石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其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约占65%~75%,岩质坚硬密实。所谓的火成岩就是地下的岩浆或火山喷溢的熔岩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 火成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长石的性质及其含量决定了石材的性质。当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65%,就属于酸性岩,这种岩石中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等基本矿物形成晶体时,呈粒状结构,就称为花岗岩。
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地壳的内力作用促使原来的各类岩石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质的变化是指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改变。经过质变形成的新的岩石类型称为变质岩。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纹石和白云石组成。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其他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由于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而且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碳化物、水气的作用,也容易风化和溶蚀,而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大理石一般性质比较软,这是相对于花岗石而言的。当然,你没必要去理会这个,因为这个地质年代都是按亿来计算的,在我们有生之年,这个质变都是有限的一种变化。
当然,上面所说的大理石与花岗石在上述的分类中,都是一种较狭义上的定义。现在市面上所说的,一般有纹理的都是变质岩,所以也通称大理石了。而显点斑结晶颗粒的,也就通称花岗岩了。事实上,太详细的分类,那是地质学家的事了,对于室内装修来说,差不多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的石材用于室外,由于环境较为恶劣,就需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类了。
因为天然石材表面有细孔,所以在耐污方面比较弱。一般在加工厂都会在其表面进行处理。在室内装修中,电视机台面、窗台台面、室内地面等适合使用大理石。而门槛、厨柜台面、室外地面就适合使用花岗石。其中厨柜台面最好是使用深色的花岗石。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天然石材,部分色泽是经过人工处理的,这些石材一般使用半到一年左右就会显露出其真实面孔。最明显的是现在市面上的大花绿,很多都是染色而成的,并非真正的大花绿。
另外要注意的是背面网格,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1.石材本身较脆,必须加网格,例如西班牙米黄。2.偷工减料,这些石材的厚度被削薄了,强度不够,所以加了网格,一般颜色较深的石材如果有网格,多数是这个因素。
二、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粘结剂,配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以及适量的阻燃剂、颜色等,经配料混合、浇铸、振动压缩、挤压等方法成型固化制成的一种人造石材。人造石材是人工根据实际使用中的问题而研究出来的,它在防潮、防酸、防碱、耐高温、拼凑性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当然,人造的东西自然有人造的缺点,人造石一般的自然性显然不足,所以被用于橱柜等对于实用要求较高的场所多,对于窗台、地面等强调装饰性的就少了。
另一个妨碍人造石使用的因素是人的因素。由于人造石的制作工艺差异很大,所以性能特征也不完全一致。所以上面所说的性能并一定是你所购买的人造石的性能。目前市面上进口的人造石在性能上面是比较好的,相对来说,国产的就可能只有"吹"的份了。简单点说,进口的大理石允许用砂纸打磨表面的划痕,用户自己处理一下就不再显见了,而很多国产的人造石显然不能支持这种做法,越打磨越烂。
人造石适合应用在一些恶劣环境中,例如厨房、洗手间等等。因为纹理相对太假,在装修中极少被用于装饰性的项目。
选购人造石,最好是先拿一块样板进行恶劣性试验,例如倒酱油或者油污、以及进行磨损试验。
综上所述,究竟选购那种,要根据使用用途的不同和个人经济能力而定。 如何选购优质石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在装修房 屋的过程中,追求高档装饰材料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而在众多材料中, 石材的运用是较为普遍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石材厂却也有良莠之分。 消费者应该具备选购石材的一些基本知识: 对于加工好的成品饰面石材,其质量好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鉴别:
一观,即肉眼观察石材的表面结构。一般来说,均匀的细料结构的石材具有细腻的质感,为石材之佳品:粗粒及不等粒结构的石材其外观效果较差,机械力学性能也不均匀,质量稍差。另外,石材由于地质作用的影响常在其中产生一些细微裂缝,石材最易沿这些部位发生破裂,应注意剔除。至于缺棱角更是影响美观,选择时尤应注意。
二量,即量石材的尺寸规格,以免影响拼接,或造成拼接后的图案、花纹、线条变形,影响装饰效果。
三听,即听石材的敲击声音。一般而言,质量好的石材其敲击声清脆悦耳;相反,若石材内部存在显微裂隙或因风化导致颗粒间接触变松,则敲击声粗哑。
四试,即用简单的试验方法来检验石材的质量好坏。通常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粒墨水,如墨水很快四处分散浸出,即表明石材内部颗粒松动或存在缝隙,石材质量不好;反之,若墨水滴在原地不动,则说 明石材密质地好。
(中国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