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奇石玩家,对石头的质、色选择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
新石种的大量涌现,网络信息的广泛运用,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大开了眼界,我们可以毫不逊祖地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当这种文化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原有的欣赏品类和欣赏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也不能含界石头的所有属性。新时期的石人,更强调和注重石头质、色的原由。不外乎受到了宝、玉石文化,印章文化和书画艺术的直接影响,是新时期审美意识的客观反映。在向传统赏石观念的挑战中,质、色这对弈生姐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显赫地位不可低估。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探讨和细致研究。
对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天然物质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它是一种自然、归纳、描述性的整体性研究。质的研究可以与色的研究产生互补,又融合形纹之中,在赏石美学研究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实用前景和审美意向。
奇石鉴赏中所说的质,当然旨在强调它的坚、细、润、透之质感。众所周知:硬度越高,比重越大,其晶体结构必然更细腻,更紧密,更温润。当然,有些石头虽有相同的硬度,却并不温润可人,也不能产生美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质感不好,或曰质量太差的原因。任何事物只能是相对而言,比较而别。我们是在漫长的鉴赏和比较中区别于以往的鉴赏习惯和审美观念。没有质上的区分,也就不成在美丑之别。我们可以从人造钻石中得到启示:人造钻石是石墨在高温的丹金炉里冶炼而来,从而改变了物质原来的现象,压缩的密度产生了硬度,也增加了亮度,这就是质的变化。虽然它有别于天然钻石,但毕竟让人们认识了钻石的成因原理,并以速成的办法解决了人类社会对它的需求。把这种现象放到美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晶莹的人造钻石具备了审美功能,而石墨却不能。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