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公共环境卫生的大力改善。因此,开发抗菌建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正大力研发新型抗菌建材,如抗菌墙地砖、抗菌卫生陶瓷、抗菌建筑涂料、抗菌壁纸、抗菌玻璃、抗菌人造大理石等,应用前景十分诱人。据海外文献报道,最近一种抗菌石材又研发成功。现就该抗菌石材的生产工艺及其抗菌性能作如下简要介绍。
一、生产工艺
抗菌石材采用抗菌溶胶浸渍烧结制成。具体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
l、将石材浸渍在含有硅酸的光催化性氧化钛溶胶中,使其表面吸附0.01一lmm厚的抗菌薄层。
2、在含有硅酸的氧化钛溶胶中以10。30mg/l的加入量再添加铜化合物,如硝酸铜等,制备混合液,浸渍石材,使其表面吸附0.01一lmm厚的抗菌薄层。
3、将石材用石碳酸作分散剂,用硅酸作粘结剂的氧化钛溶胶液浸渍石材,使其表面吸附0.01。lmm厚的抗菌薄层。将经过上述抗菌处理的石材送入热风炉中在60o。500~C下低温烧结。
二、抗菌试验
使用表面光滑的装饰石材作试材,用水擦净表层的污迹,然后用光催化性溶胶液(用4倍水稀释)浸渍石材,取出干燥,再在500~C下烧结。
经上述抗菌处理或不经处理的石材表面涂以大肠杆菌试验液, 用食品包装塑料薄膜遮盖,在防止干燥下, 放置24h,然后按有关方法测定杀菌率。结果表明, 经抗菌处理的石材,杀菌率达到98.0% ,而不经抗菌处理的石材杀菌率极低。
综上所述,由此制成的抗菌石材表面坚硬、耐腐蚀、耐磨、光活性度无降低,有效克服了光催化下易粘附藻类、微生物类物质的弱点,在环境条件差的水中或大气中也能充分发挥光活性度,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该抗菌石材除可用于需抗菌的场所外,还用于墓碑、墓地周边的铺路石、各种循环净化水池,如观赏用的绿化水池等,如在这类水池中配设紫外线光源,不仅净化水质,还更易杀菌防藻。
(中国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