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西北门户精彩“换脸” 带动石材企业的大力发展
一单2300万元的合同,取决于一段不足6公里的道路,似乎不可想象。
但这样的传奇,8月15日下午在昆明中玉酒店得到了应验:武定县大鹏石材厂与广东新雅石材有限公司正式签定了2300万元合作协议。“敲定这单生意的是改扩建后的昆沙路……”大鹏石材厂厂长余志新提醒道。
昆沙路“前世”
承载着出入昆明“西北门户”的昆沙路,南起学府路末端,北止于昆禄公路口,全长5.1公里。“别小看了这截路!它不仅是昆明西北市区连接城中心的主要城市干道,还是主城区对沙朗、厂口、富民县、禄劝县的重要联系通道,甚至是出入四川省攀枝花、西昌等地的主渠道。”昆明市交通局一负责人称,正因如此,昆沙路每天都承担着5—8万辆汽车的通行,而且大部分是载重货车。
昆沙路留给余志新的记忆是深刻的。2005年8月,新雅公司曾多次到武定县洽谈石材生意,并在当年的一次洽谈中,订购了一车皮石材运往广东。而当10多辆满载石材的车辆往昆明赶时,其中就有3辆车被昆沙路上的坑洼“伏击”先后抛锚,以至到了火车的启运时间,货还未到。这不仅让刚起步的大鹏石材厂支付了2万多的违约金,新雅公司还终止了与其的合作。
因昆沙路被耽误了生意和工作的,远不止余志新一个人,居住在周围的居民,也因为交通问题而困苦不堪。家住王家桥的陆浩儒告诉记者,从2006年上半年到现在,他已换了5家单位工作;每次被老板“炒鱿鱼”的原因只有一个:爱迟到。
据报道,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因昆沙路上的漫天灰尘、经常性的塞车、路两旁奇差的环境,被老百姓戏称为“风沙路”、“塞车路”。
6亿元“整容”
对一个城市而言,“门户”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尽管在这些年中有了昆楚、昆玉、昆曲、昆石等出入西、南、北、东的交通大动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昆永复线(昆沙路)成了人们心中之痛。
2004年,昆明市施行行政区划调整后,五华区承接了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片区。面对这一区域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五华区委、区政府经过周密、详实调查后,决定以昆永复线(昆沙路)改扩建为突破口,把这条路建成城市主干道,并以此拉动五华区西北片区的城市发展速度。
时间在2006年7月7日作了个记号:这天,五华区西北片区重要干道(黄土坡—黑林铺)的改造扩建工程竣工通车和昆永复线(昆沙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8月22日,记者行走在昆沙路上看到,一条宽45米、双向六车道的景观大道,取代了原来脏、乱、差,仅有15米宽的二级公路;双向各宽5米的人行道,掩映在路两旁2米多宽的绿化隔离带中,人宛如行走在绿色的长廊中。汽车的通行速度也从原来的10—20公里/小时,提高到50公里/小时。
昆永复线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说,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总投资6亿多元,全长5.108公里的昆沙路,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9.6%,只有部分收尾工作尚未完工。
通畅才有大发展
五华区副区长王忠告诉记者,城市出入口,尤其是像昆沙路这样的“咽喉”,对五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昆永复线的精彩“换脸”,除惠及该区的沙朗、厂口等乡镇,以及富民、禄劝等县区外,还带动了楚雄州武定、元谋等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其见效之快,或许是令王忠没有想到的:昆沙路试通车后仅半个月,就为余志新赢得了2300万元合同。
据余志新介绍,2005年与新雅公司合作的事搁浅后,双方合作一直没戏。直到今年8月,广东新雅公司董事长林时恒获悉昆沙路改建,并亲临该路考察后,随即在车上就与余志新谈定了合作条款。
王忠透露,在全面推进昆永复线(昆沙路段)道路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五华区现正对昆肖新线(大普吉至厂口)二级公路的修建做前期准备,力争在明年春节前后开工。
据悉,除昆永复线外,目前五华区还积极配合省市交通部门建设武定—昆明高速公路、西北绕城高速公路、北三环干道等项目,并依托这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改善道路基础设施,促进五华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