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研究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时代,矿产品及相关的能源与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供需缺口不断加大。此外,由于我国的矿山开采和贸易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大量宝贵的矿产资源廉价流入国外。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许多目前我国占有优势的矿产资源将所剩无几。因此,建立我国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机制已迫在眉睫。
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是保护我国优势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可以起到保护国内优势矿产资源的作用,避免优势矿产资源过快消耗,是政府对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次,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可以起到控制价格波动范围、调节优势矿产资源的国内供求关系、防止资源大量外流的作用,是保护我国企业利益,推动国内相关矿产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此外,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机制,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保障经济生产中矿产资源的安全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优势矿产资源的定义及品种的确定
关于优势矿产资源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学者进行专门研究,也没有专门研究来确定当一国或地区某种资源达到什么程度时才能称为优势矿产资源。经过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对比研究,本文对优势矿产资源作如下规定:当一国或地区的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在世界资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潜在主导地位时,我们就认为该种矿产资源为该国或该地区的优势矿产资源。
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很多。例如我国的钨矿资源,钨矿的储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其产量也居世界首位。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278万吨,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萤石(CaF2)储量达2.6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3强,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各国萤石储量的总和,是举世瞩目的战略资源。通过大量收集数据,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发布的部分矿产资源信息,本文对我国部分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作了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表 序号
矿产
比例
序号
矿产
比例
1
石墨
0.7442
20
锰矿石
0.1053
2
铋
0.7273
21
银
0.0963
3
钨
0.6207
22
硫
0.0769
4
锑
0.4389
23
高岭土
0.0743
5
钒
0.3846
24
铜
0.0542
6
钼
0.3837
25
铝土矿
0.0304
7
磷酸盐岩
0.3667
26
金
0.0286
8
重晶石
0.3100
27
镍
0.0177
9
稀土
0.3068
28
金刚石
0.0172
10
锡
0.2787
29
石油
0.0143
11
菱镁矿
0.1727
30
铀
0.0143
12
铅
0.1642
31
锆
0.0132
13
锌
0.1500
32
天然气
0.0088
14
镉
0.1500
33
铬铁矿
0.0045
15
硼矿
0.1471
34
天然碱
0.0044
16
锂
0.1317
35
铂族金属
0.0044
17
煤
0.1213
36
钛铁矿
0.0030
18
硅藻土
0.1196
37
铁矿石
0.0019
19
铟
0.1120
38
钾盐
0.0010
根据上表的统计,结合上文对优势矿产资源的定义,我们确定了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包括十二种,它们是:石墨、铋、钨、锑、钒、钼、磷酸盐岩、重晶石、稀土、锡、菱镁矿、铅。
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的选择
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要储备的优势矿种。在战略储备问题的研究中,大家一般只关注本国所稀缺的资源,很少对本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的储备问题进行研究。优势矿产资源储备选择储备品种与战略储备选择储备品种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们对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选择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 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的选择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对储备优势矿种的选择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矿产开采、贸易、价格等多方面信息,综合比较,作为储备优势矿种选择的标准。
2.可操作性原则。矿种的选择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定量数据,统计数据要尽量具有可测性、可比性、易于量化,易于通过调查资料整理、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得。
3.系统性原则。矿产资源是一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资源。矿产资源安全是一个涉及国内外资源、经济、政治等多因素的复杂系统。
4.动态性原则。选择储备矿种的过程中要考虑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考虑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自我调整能力。
(二) 优势矿产品资源储备品种确定
目前各国对于紧缺矿产基本都进行储备,但对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储备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因此对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的选择还没有专门的研究。笔者认为,根据优势矿产资源储备的目的,即:保护优势矿产资源、调节市场,资源的开采强度是确定储备优势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将其作为储备优势矿产资源选择的标准。前面根据我国各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确定了12种优势矿产资源,下面我们通过对这12种矿产开采强度的分析来确定应该进行储备的优势矿产资源。
本文将开采强度定义为某种资源国内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与该种资源储量在世界总储量中的比例的比值,将“1”作为临界点,当开采强度大于1时,也就是说该种资源开采速度大于其他国家,以至于该种资源储量在世界总储量的比例有所下降(假设该种资源的国内和世界储量没有变化),反之则反是。计算公式如下:
开采强度=(该种资源国内总产量/该种资源的世界总产量)/(该种资源国内储量/该资源的世界总储量)
经计算,前述12种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强度如下表示:
表2 12种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强度统计表
品种
单位
国内储量
世界储量
国内储量/世界储量
国内产量
世界产量
国内产量/世界产量
开采强度
石墨
万t
6400
8600
0.7442
45
74.2
0.6065
0.8149
铋
万t
24
33
0.7273
0.105
0.38
0.2763
0.3799
钨
万t
180
290
0.6207
5.2
6.21
0.8374
1.3491
锑
万t
79
180
0.4389
10
11.2
0.8929
2.0344
钒
万t
500
1300
0.3846
1.32
4.365
0.3024
0.7863
钼
万t
330
860
0.3837
3.1
13.9
0.2230
0.5812
磷酸盐岩
亿t
66
180
0.3667
0.0735
0.434
0.1694
0.4619
重晶石
万t
6200
20000
0.3100
350
652
0.5368
1.7316
稀土
万t(REO)
2700
8800
0.3068
9.5
10.2
0.9314
3.0356
锡
万t
170
610
0.2787
10.18
25.62
0.3973
1.4258
菱镁矿
亿t(Mg)
3.8
22
0.1727
0.1
0.2
0.5000
2.8947
铅
万t
1100
6700
0.1642
95.46
315
0.3030
1.8458
根据上表对开采强度的统计结果,开采强度大于1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3.0356)、菱镁矿(2.8947)、锑(2.0344)、铅(1.8458)、重晶石(1.7316)、锡(1.4258)、钨(1.3491)七种,这七种矿产资源即是当前我国应着力保护的重点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在前面的举例中,我们曾经介绍了稀土和钨的有关情况,其他几种矿产资源的情况和它们类似,都表现为出口量过大,资源储量不断下降,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保护,这也直接印证了我们利用该方法选择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的可行性。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储备中的投入和收储两种手段,调控产量、进出口量和交易价格等市场要素,使之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持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机制,是由我国优势矿产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是调控我国矿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优势矿产资源储备的研究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快建立优势矿产资源储备机制,让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