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县七旬老人欲亲自上京献歌词和奇石给奥运
“奥运——神圣常青的花环,奥运——五洲团结的纽带……奥林匹克赛非赛,我们都在播种爱,点燃赛之火,汇成爱的海,让我们的世界全都充满爱……”一首《奥林匹克赛非赛》不仅寄托了76岁老人孙世泉对北京奥运的祝福,也圆了老人的奥运梦。近日,老人把歌词寄给了奥组委,而他也希望把带有“京2008奥运”字样的奇石献给奥组委。
想给奥运献首歌
今年76岁的孙世泉老人是我省寿县人,原先在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任副教授,专职谱曲、作词,而从1992年退休以后,孙老就定居合肥。孙老告诉记者,自从北京申奥成功,他就一直琢磨着想为奥运写首歌,其间,他也翻阅了之前几届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歌曲的资料。
“从开始写词到创作完成的时间非常短,只是从一瞬间的感触来写的。”孙世泉说,奥林匹克是世界性的无国界运动会,她促进了全世界的团结、进步、友谊,而把歌词定名为《奥林匹克赛非赛》犹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情趣的反映,也给奥运歌词打上中国印。
虽然孙世泉专职作曲,但因年事已高,所以谱曲工作并没有完成。“谱曲的工作量太大,一首曲子有长笛、小提琴、圆号等乐器的共同演奏,十几分钟的曲子就有厚厚一本曲谱。我已经76岁了,手指太硬,想要再花那么长时间创作太难,只希望作曲家能创作出气势磅礴的效果。”
亲自上京献歌词
在今年2月28日完成创作后,孙世泉就急于把歌词送到相关部门,只是不知道歌词到底投向何处,于是他在3月初只身进京,希望把歌词亲自送给奥组委。“那些天北京还下着雪,冷得很,我问了好多人才找到奥组委,可是没找到负责的部门,所以歌词也没送掉。”之后,孙世泉又找到了安徽驻京办事处,可是歌词的事却始终没得到解决。
而在孙世泉从北京返回合肥后,才得知奥组委已经开始向世界征集歌词,而他只需通过网络投递过去就行了。“去了一趟也不吃亏,我可是遵循奥运理念,用‘最快’的速度把歌词送过去,只是没想到不但没送掉,还费了那么大周折。”
奇石也想赠奥运
孙世泉不仅爱音乐,搜集黄河石也是他的爱好之一。“今年9月,要在北京举办全国观赏石展览,是奥组委主办的,我希望我的石头能通过筛选,顺利参展,或许能替我给奥运尽一份力。”而孙世泉想送给奥组委的石头是标有“京2008奥运”字样的7块黄河石。其中,“京”字类似于北京奥运标志,“2008”由4块颜色相仿的石头组成,“奥”字为黑底红字,“运”字看似用毛笔书写,相当逼真。
“石头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仔细看看能发现奇妙之处,而且我在黄河边上也呆了几十年,收获不小。”孙世泉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搜集石头的爱好,而在青海教书的时候,他也参与过青海“八五”计划中重点科研项目“宝玉石加工工艺和产品开发”,对石头美学有很多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