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城市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那么,石雕则是用石头为这本书作的插图。好的插图可以鲜活地呈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使文章增色出彩,优秀的石雕则也同样能形象地反映城市的历史和风貌,成为城市的亮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不仅集聚了物质和经济,也集聚了文化和艺术。城市像一座露天美术馆,可以容纳并陈列着大量的石雕作品。它们题材广泛,或历史或现实,或事件或人物,或精英或庶民;造型独特,或写实或抽象,或古典或现代,或静止或动态;风格迥异,或古朴或清纯,或端庄或幽默,或凝重或飘逸;布局有别,或独立或成组,或集中或分散,或高架或平置。如此丰富多彩的石塑,被称之为阳光下的艺术,以其三维造型的强烈体量张力和蓝天之下日动影移的微妙变化,演绎着城市的故事,在与市民面对面的交流中,对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升、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有眼光的城市管理者,总是敏感地意识到城市石雕是如此紧紧地把城市与文化、建设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利用城市石雕来记录自己的历史,塑造城市形象,反映文明成果,展示美好理想。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分别在国家广场和行政中心以及其他重要地段,布置了众多的城市石雕,徜徉其间,令人流连忘返。通过这些“石头插图”,可以更好地解读城市这本书,使人感悟到城市的文明程度、精神气质、艺术品位和文化追求。
如今,石雕艺术已经不是专门用来表达城市文化的专利,它越来越快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家庭。石雕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建筑,雕梁画柱,亭台楼阁,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庭院小品,喷泉牌楼,人物动物,增添了人们生活环境的情趣;连一些灯箱、信箱、桌椅,都可以用石雕作品来表现,耐看而实用。将一两尊抽象艺术石雕作品放在家里,时而悠闲地细细地欣赏,不但凸显家庭的艺术氛围,还能表现主人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在上海石文化节上,贵则上百万元、几十万元,一般上万元,便宜的几百元就可以挑上一两件石雕作品,有的是可遇不可求的艺术珍品,有的只是一般的家庭装饰品,因人而异,喜欢就好。可见,石雕艺术已经越来越走近大众生活。
据上海市规划部门最近的普查结果,上海目前有雕塑1034座,优秀作品只占10%,另有10%属劣质作品,80%作品水平平庸。
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说,目前上海城雕缺乏总体规划,重要公共空间缺乏有力度的城雕作品;缺乏精品力作,没有出现能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城市雕塑。为此,上海决定出台《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从上海城市雕塑的现状可见,挖掘石文化、表现石艺术,促进国内外优秀雕塑家、石雕企业与城市建设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优秀石雕艺术,多引进优秀石雕作品来装扮美丽的城市,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已成为现代化都市的城市规划、设计部门以及众多石雕企业应重新认识的重要课题。
题图浮雕《绿色世界》,坐落于上海浦东世纪公园内,长约70米,面积约200平方米。这座精美的浮雕由山崎石块料拼装成群体雕塑墙面,干式施工安装。图案采用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百兽图,象征着世界各族人民爱好和平、崇尚自由的美好心愿,浮雕上的动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生动优美,成为浦东世界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