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有“石材王国”之称的广东云浮采访时发现,当地的石材循环经济产值已占了全市石材产业年产值的近两成,其比例呈逐年快速递增势头,为当地石材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浮,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石材加工流通集散地之一,拥有“中国石材基地中心”和“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称号。随着石材资源逐年匮缺,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废渣废料问题,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据了解,以往石材企业生产后留下的边角料是废弃的无用之物,也是石材产业的污染源。当地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助、市场动作”的方法,引导石材企业走上一条循环利用、经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清洁生产、循环用水、废料再利用、科技创新的石材生产加工循环链条。
在云浮国际石材城,记者目睹了石材废料变宝的过程。企业把天然石材加工石板材所产生的边角料,分选后与木制、铁制家具结合生产工艺家具,粘合生产高强度人造石和带有文化艺术品味的“马赛克”、拼画;大理石边角料、生产大理石产生的废浆(石粉)与石灰石、火山灰成为水泥生产原料,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身价倍增。
据企业老板介绍,该类石材企业对当地适用的十多种石材边角料需求量较大,边角料的价格升达到几百元人民币一吨,有的企业还需到外地采购相关原材料。
当地的荣烨石艺厂每月用于马赛克和拼画生产就可以“消化”边角料达一千五百吨,占整个云浮适用边角料的近一半,产品百分之九十出口欧美等国家,每平方米的价格从十美元到一千美元不等。在该市云城区有二十多家专门从事石材马赛克生产的工艺企业,可以“消化”当地两成以上的废料。
该市注重引导石材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石材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石材机械研究开发中心”等,利用研发中心的科研力量支持企业采用新的科学技术,逐步使石材产业转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